- 2025-03-06
- 2024-12-13
- 2025-01-04
- 2024-12-13
- 2024-12-13
- 2025-01-04
- 2024-12-13
- 2023-06-28
关于蜡染的资料,蜡染的传承目的及意义
蜡染技术古代称之为瓦缬,与绞缬(扎染)、夹缬(镂空印花)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刷技艺。
中国的染织技术早在西周时期(公元前11世纪-公元前771年)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。
根据历史文献《礼记》记载,当时有一个专门负责织物染色的官员叫“染人”,春秋战国时期,楚国也有一个“兰银”官员,专门负责靛蓝的生产。说明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相当庞大。
蜡染在宋代无锡地区非常流行。明清时期,黔南水族也使用蜡染布。
民国时期,蜡染在湘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川南的大部分苗族中流行,贵州的丹寨、安顺、三都、普定、惠水等地技艺最高。
在大部分地区,蜡染制品被用作服装辅料,而在湘西,它们被用作床单、窗帘、枕巾等。
不知道答案对不对…
“蜡染歌”(一种古老的歌曲)在水族地区的许多地方流行。
讲述蜡染起源的故事是代代传唱的有一个聪明漂亮的水族姑娘,对自己衣服的统一颜色不满意,总希望在裙子上染各种各样的花朵图案,但是一个一个用手画出来,真的是太麻烦了,但是她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,整天闷闷不乐。有一天,女孩看着一丛丛的花看了很久,却想不出来,反而在沉思中睡着了。
昏暗的灯光下,一位花枝招展的花仙子带她来到百花园,那里有无数奇花异草,鸟语花香,蝴蝶蜜蜂忙碌。女孩在花园里看了又看,如此着迷,她甚至不知道蜜蜂在她的衣服上爬来爬去。等她醒来,才知道刚才自己睡着了,又低头一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,衣服上还有一点点蜂蜜和蜂蜡,很不雅观。
她不得不把这件衣服拿到存放靛蓝的染色桶里。她想再染一次衣服,试图掩盖蜡印。染色后,放入沸水中漂白浮色。
当女孩把裙子从沸水中拿出来的时候,奇迹发生了美丽的白花出现在了被蜂蜡触碰过的深蓝色裙子上!当女孩的心动了,她立刻找到了蜜蜡。加热煮沸后,她用树枝在白布上画了一个蜂蜡的图案,然后放入靛蓝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。最后,她用开水融化了蜂蜡,各种各样的白花出现在布上。
印花布实际上是在染缸里染的,女孩高兴地唱着民歌。当人们听到女孩的歌声时,纷纷来到她家,在花圃中聆听她的梦,观看她染的花衣,学习她画花的技巧。大家回家后,都按照姑娘教的方法染了各种花布。
此后,蜡染技术在水族和与之共同生活的苗族、布依族等兄弟民族中传播开来。